資訊中心NEWS CENTER

在發展中求生存,不斷完善,以良好信譽和科學的管理促進企業迅速發展
資訊中心

首頁-新聞資訊-國產(chan) 分析儀(yi) 器逐漸進口替代,2021年發展趨勢將如何?

國產分析儀器逐漸進口替代,2021年發展趨勢將如何?

發表時間:2021-03-22       點擊次數:10393

眾(zhong) 所周知,分析儀(yi) 器是用於(yu) 測量、檢查、分析、計算、控製、數據處理和顯示被測對象的物理量、化學量、生物量、電參數、幾何參數及其運動狀況的器具或裝置,是科學研究、智能製造、環境監測、醫療保健、工業(ye) 生產(chan) 、國防建設等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和基礎設施。可以說,分析儀(yi) 器在“農(nong) 、輕、重、海、陸、空、吃、穿、用”各行各業(ye) 已經無所不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

分析儀(yi) 器市場中品類繁多,大致可分為(wei) 質譜、色譜、光譜、生命科學儀(yi) 器、表麵科學儀(yi) 器等9個(ge) 產(chan) 品技術。

根據中國產(chan) 業(ye) 研究院數據從(cong) 全球實驗室分析儀(yi) 器細分領域看,生命科學、表麵科學兩(liang) 個(ge) 領域占比最多,分別占總市場規模的26%和13%,色譜、質譜、光譜儀(yi) 和實驗室設備占總市場規模的37%。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根據SDI發布的《2015-2020全球分析儀(yi) 器市場》數據,2020年全球分析儀(yi) 器市場約637.5億(yi) 美元(折合人民幣超4000億(yi) ),2015-2020CAGR約為(wei) 4.4%。其中需求角度來看,生命科學儀(yi) 器需求最大,其次是色譜、光譜及質譜儀(yi) 器。市場發展速度來看,分析儀(yi) 器中質譜儀(yi) 器增速最高(CAGR2015-2020,7.1%),其次是表麵科學儀(yi) 器(5.6%)、生命科學儀(yi) 器(4.9%)。

質譜、光譜、色譜三類產(chan) 品均可用於(yu) 環境、生命科學、工業(ye) 、實驗室等諸多領域,受益於(yu) 此類下遊細分領域的發展,高端科學儀(yi) 器有望持續保持較高增速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目前大氣空氣質量監測市場需求大,產(chan) 品設備少。根據環保部“12369”環保舉(ju) 報情況以及智研谘詢數據,2017年大氣、噪聲汙染舉(ju) 報最多,分別占比總舉(ju) 報數的57%、35%,而環監設備市場中大氣監測設備僅(jin) 占比約13%,相較水質與(yu) 煙氣監測設備數量仍有較大差距,我們(men) 認為(wei) 受群眾(zhong) 舉(ju) 報驅動,大氣監測設備市場有望持續擴容。

特別是“十五”、“十一五”、“十二五”、“十三五”期間,國家花重金支持分析儀(yi) 器研發、加強分析儀(yi) 器應用研究的發展,比如科技部設立了重大儀(yi) 器開發專(zhuan) 項,財政部撥出大量的專(zhuan) 項資金用於(yu) 科學儀(yi) 器及其應用的研發等,這些足以說明我們(men) 國家對分析儀(yi) 器事業(ye) 的高度重視程度。

在“十三五”規劃中監測點增長數量主要來自於(yu) 縣級行政單位為(wei) 主的“省控點”網絡。粗略測算“十三五”期間我國大氣監測市場平均每年的市場增量約40-56億(yi) 元/年。環監行業(ye) 有望維持較高增速,市場空間仍未見頂。高端科學儀(yi) 器在環境監測市場的應用有望逐步提升,儀(yi) 器逐漸進口替代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生命科學為(wei) 分析儀(yi) 器下一個(ge) 風口浪尖,2030年質譜在國內(nei) 醫療診斷市場的需求約89億(yi) 元,2020-2030 CAGR約19%。

鑒於(yu) 其在國家科技、經濟、國防和社會(hui) 發展中所處的重要戰略地位,加速分析儀(yi) 器產(chan) 業(ye) 的發展已成為(wei) 全世界各國關(guan) 注的重點之一。

目前,我國分析儀(yi) 器的發展已初具規模,已經初步形成了以上海為(wei) 龍頭的長江三角洲、以京津冀為(wei) 中心的渤海灣地區、以長春和大連為(wei) 基礎的東(dong) 北地區、以廣州和深圳為(wei) 代表的珠江三角洲等科學儀(yi) 器(分析儀(yi) 器為(wei) 主)研發基地、產(chan) 業(ye) 化基地,發展形勢很好。

來源:百度

570319569

TEL:400-800-3875